新穩定幣時代:USAT、RLUSD與受監管數字美元的全球競賽
作者:OzSultan,來源:QuantumEconomics,編譯:Shaw金色財經
穩定幣,即與法定貨幣掛鉤的數字Tokens,已從Crypto領域的小眾基礎設施發展成為全球支付、交易和Tokens化金融的核心基礎設施。2025年最重要的兩項發展:Tether宣布推出專注于美國市場的穩定幣USAT,以及金融科技公司Ripple推出的RLUSD,展現了市場現有參與者和傳統金融參與者如何為監管時代重新定位。
為何USAT和RLUSD至關重要
Tether推出USAT標志著其戰略轉型:在經過多年對其全球USDTTokens的支持和治理方面的爭議和審查之后,Tether正在構建一款基于美國的、監管優先的產品,專門設計用于在新的美國監管框架內運作。
USAT將通過受美國監管的實體發行,其托管和儲備關系結構符合聯邦要求。
這很重要,因為Tether的規模使USAT具有了即時的市場相關性;如果它獲得發展,數十億美元的鏈上流動性可能會轉移到專門為滿足美國監管而設計的Tokens中。
相比之下,Ripple的RLUSD體現了不同的路線:一種誕生于受監管的支付基礎設施公司內部的穩定幣,該公司從一開始就強調合規性和銀行級托管。
RLUSD專為企業級渠道和跨境支付而設計,Ripple將其定位為完全有保障和可贖回的屬性,旨在吸引銀行、支付處理商和受監管的企業。
發行方優先(Tether)和基礎設施優先(Ripple)這兩種方式的共存體現了市場上穩定幣模式的多元化。《GENIUS法案》允許哪些發展
2025年頒布的《GENIUS法案》(《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是美國首個全面的聯邦支付穩定幣框架。其核心特征包括:嚴格的儲備金要求(實際上100%由現金和短期美國國債等優質流動資產支持)、每月公開披露儲備金構成、遵守《銀行保密法》規定的反*洗*錢/了解你的客戶(AML/KYC)規定,以及對發行方的明確監管權限(某些實體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署進行監督)。
它還定義了外國穩定幣發行方進入美國市場的條件。
通過明確法律地位和監管預期,GENIUS大大降低了法律/監管的不確定性——這是大型金融機構和主流做市商進入該領域的主要障礙。
對于像Tether和Ripple這樣的公司來說,該法律起到了三個作用:
1.合規路線圖;它明確規定了所需的儲備機制、審計和披露內容,從而實現合法的產品設計,而非臨時補救。
2.為機構參與者提供入口;銀行和托管機構現在可以在明確的監管制度下構建穩定幣的發行,從而降低交易對手風險和運營風險。
3.市場合法性;符合規定的穩定幣可以更自信地融入支付系統、金融基礎設施和Tokens化金融產品中,從而吸引資本和應用場景遠離不受監管的替代方案。全球展望:碎片化、競爭和監管模仿
美國的這些舉措正值國際上各種做法紛繁復雜之際。一些司法管轄區(例如歐洲部分地區)強調審慎規則和沙盒;其他一些司法管轄區則采用國家Crypto或受到嚴格監管的穩定幣。
未來幾年將出現兩種結果:
1.監管套利和競爭性產品。許可制度更寬松或更快捷的市場可能會吸引尋求規模化發展的非美國穩定幣發行方。
相反,那些確保符合美國合規要求的發行方(例如USAT的目標)可能會放棄監管靈活性,以換取巨大的市場準入和聲譽優勢。全球參與者將在速度和合法性之間做出選擇。
2.互操作性和代理關系。跨境支付需要橋梁:受監管的美國穩定幣需要代理關系、托管安排和海外法律認可。
《GENIUS法案》規定外國發行方進入美國市場時必須經過可比性判定,這承認了這一現實,并預示著統一標準的潛力,但真正的互操作性仍需要主要市場之間的監管協調。
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將密切關注。
在本幣波動較大時,穩定幣(國內或與美元掛鉤)可以穩定匯款渠道或加劇美元化風險;政策制定者將采取寬松的框架或限制措施來應對。
因此,多邊機構和支付網絡將在跨境穩定幣渠道的成熟速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商業和金融生態系統的影響
受監管的穩定幣生態系統有望為匯款、商戶結算、可編程金融和Tokens化資產提供更快、更廉價的美元計價渠道。
與合規發行方合作的銀行和托管機構可以獲得新的手續費收入并大規模提供托管和結算服務。
與此同時,GENIUS規定的更高的儲備標準和報告要求提高了現有成本,可能導致發行集中在資本充足的公司和銀行之間。
如果儲備金具有流動性、透明度和受到監管,系統性風險就會降低;但集中風險和運營依賴性(例如,對少數托管人、審計師或技術平臺的依賴性)仍需保持警惕進行監管。
每月的披露和審計標準旨在緩解擠兌風險,但隨著穩定幣成為更廣泛金融體系的基礎設施,壓力測試和危機應對方案將至關重要。未來會發生什么?
USAT的出現和RLUSD的成熟象征著更大的轉變:穩定幣市場正在從狂野西部式實驗轉向受監管的市場基礎設施。
GENIUS通過提供可預測的規則并為主流金融打開大門加速了這一轉變。短期內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一個兩極分化的市場:一方面是高度監管、由機構支持的穩定幣,用于在合規司法管轄區內進行支付和結算;另一方面是一組并行的離岸或無需許可的Tokens,以滿足加密原生用例的需求。
對于企業、銀行和政策制定者來說,當務之急顯而易見:設計時注重互操作性,堅持穩健的托管和治理,并進行國際協調。對于用戶而言,尤其是跨境支付用戶和無銀行賬戶人群,其前景是更快、更低成本地獲取美元流動性。這一目標能否實現,將取決于監管協調、技術標準,以及新參與者能否兼顧合規性和可用性。
因此,未來幾年將是一個關鍵時期,檢驗穩定幣能否既能成為Crypto領域故事,也能成為安全、受監管且廣泛應用的全球數字金融的基石。《GENIUS法案》為美國提供了一張藍圖;而市場、技術專家和國際監管機構將共同描繪出具體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