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歷史最大慘案”:幣安宕機 穩定幣USDe脫錨與慘烈的“鐵索連舟”
龍玥,華爾街見聞
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一篇關于關稅威脅的帖文,像一顆重磅炸彈,引發了Crypto市場的一輪慘烈“洗血”行情。
Bitcoin價格周五從逾12.6萬美元歷史高點大幅回落,一度失守11萬美元關口,當天跌幅達13.5%。以太幣一度暴跌逾17%,瑞波幣和狗狗幣則更是暴跌逾30%。
Crypto市場總市值在數小時內蒸發近8000億美元。據統計,全網杠桿頭寸清算總額超過200億美元,被業內描述為“Crypto歷史上最大的清算事件。”
其次是連鎖反應的“觸發”。Crypto市場運行在杠桿之上,當價格跌破關鍵支撐位時,交易所的自動清算機制便開始啟動。這并非情緒化的拋售,而是交易所為保護自身貸款而自動執行的程序。
其中,Aave平臺在無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完美處理了1.8億美元的清算;而Uniswap則處理了近90億美元的交易量。這一表現差異,使得行業對中心化平臺的信任度再次受到考驗。“定點攻擊”還是系統缺陷?全球第三大穩定幣嚴重脫錨
隨著更多細節浮出水面,一種關于此次崩盤是針對幣安的“定點攻擊”的理論開始獲得關注。
Conflux網絡公司的高管Forgiven在社交平臺發文稱,此次事件可能是一次針對幣安統一保證金(UnifiedMargin)系統的協同攻擊。該系統允許交易者混合使用多種資產作為保證金。
然而,這種靈活性在市場劇烈波動時卻變成了風險傳導渠道。隨著作為保證金的資產USDe、BNSOL和WBETH脫錨,抵押品價值崩潰,將觸發了大規模的強制清算。
Forgiven指出,攻擊者可能利用了這一點,在幣安上集中打壓USDe、BNSOL和WBETH等特定資產的價格,使其發生嚴重脫錨。數據顯示,全球第三大穩定幣——USDe在幣安上的價格一度跌至0.65美元,而同期在其他平臺的價格仍為0.90美元。
Forgiven認為,多個另類Tokens僅在幣安上出現極端跌幅,是主要做市商的對沖投資組合被擊穿的跡象。
無論背后原因為何,作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幣安已成為此次風波中用戶批評的焦點。
大量用戶聲稱在市場暴跌期間遭遇了賬戶凍結、止損訂單失效等問題。更嚴重的是,Enjin(ENJ)和Cosmos(ATOM)等Tokens在幣安上出現“閃崩”,價格瞬間歸零后又迅速反彈。這引發了用戶關于市場操縱的指控,認為平臺在混亂中牟利。
但這一次,CEX和DEX的風控問題會持續成為焦點。